LinuxSir.cn,穿越时空的Linuxsir!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搜索
热搜: shell linux mysql
查看: 5014|回复: 17

在Windows上构建Linux系统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8-2-28 00:18:5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已成功在Windows系统下,用Cygwin按照CLFS 1.0文档构建了Linux系统。构建过程中相关问题的解决和说明共9篇文章,全在这个博客里:
http://linuxman.blog.ccidnet.com ... og-dirid-12004.html
发表于 2008-2-28 11:23:36 | 显示全部楼层
楼主强!感谢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8-2-28 19:41:37 | 显示全部楼层
太好好,。。。。。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8-3-2 06:04:21 | 显示全部楼层
参考了楼主的方法,cygwin下glibc编译成功,
竟然用了两个小时

real    119m40.731s
user    56m21.390s
sys     54m58.808s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3-5 20:35:13 | 显示全部楼层

Cygwin是用软件模拟Linux系统调用,所以速度会慢一倍以上

之所以探索在Windows系统上构建Linux,就是要试试不依赖已有的Linux,完全“从无到有”创建Linux系统,然后将Windows取而代之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8-3-5 23:53:34 | 显示全部楼层
不使用任何linux系统,
我现在已在一个win的文件系统下把基本系统构筑出来了,
现在正在找WIN下做linux分区的工具。

(试着用grub4dos在windows分区下直接启动基本系统,内核装完后,
init起不来)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8-3-9 23:04:03 | 显示全部楼层
LZ厉害,blog也很有参考价值,多谢LZ分享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8-3-12 22:48:57 | 显示全部楼层
如果能结合colinux就完美了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3-16 23:47:50 | 显示全部楼层

好啊,先研究研究colinux

以前注意过colinux,但没有深入研究过。先抽些时间先研究研究吧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3-21 00:36:54 | 显示全部楼层

已试验成功使用NFS部署CLFS临时系统,完全实现在Windows系统上构建Linux系统。

我博客中的排版较好:http://linuxman.blog.ccidnet.com ... -itemid-268379.html

2008年03月20日 21:59:08
在Windows上构建Linux系统——后传一:用NFS部署目标系统
在部署用Windows系统构建的CLFS临时系统时,使用NFS可以不需要目标机器安装任何操作系统,完全实现在Windows系统上构建Linux系统。使用NFS部署CLFS临时系统,也是CLFS文档推荐的一种方法。实现在Windows系统下用NFS部署CLFS目标系统,关键是找到Windows系统下的NFS的Server端软件。现在,这个问题已解决。

一、安装、设置Windows系统下的NFS Server软件
按照《Windows上的NFS Server 软件》(http://linuxman.blog.ccidnet.com ... 处不再重复。

二、安装、设置PXE网络启动软件
按照《PXE网络启动的Server端软件(windows系统)》(http://linuxman.blog.ccidnet.com ... 处不再重复。

三、配置、编译内核,支持NFS根文件系统
要想让CLFS临时系统能够使用NFS根文件系统,内核需要做相应的配置:
|---Networking --->
|     |
|     ---Networking support
|           |
|           ---Networking options --->
|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|
|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---TCP/IP networking
|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|
|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---IP: kernel level autoconfiguration
|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|
|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---IP: DHCP support (NEW)
|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|
|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---IP: BOOTP support (NEW)
|---Device Drivers -->
|       |
|       ---Network device support --->
|           |
|           ---Ethernet (10 or 100Mbit) --->
|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|
|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---EISA, VLB, PCI and on board controllers
|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|
|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---Broadcom 4400 ethernet support (EXPERIMENTAL)
|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(注:根据网卡的实际类型选择。)
|---File systems --->
    |
    ---Network File Systems --->
        |
        ---NFS file system support
        |
        ---Root file system on NFS

上表的配置项之间按缩进方式表示包含(子项)关系。这些配置项必须编译进内核,不能编译成模块。

四、配置NFS网络启动项
1、把编译好的内核拷贝到PXE网络启动文件根目录(如 c:\tftpboot),改名为bzImage-nfs
2、在pxelinux.cfg/default配置文件中增加CLFS的启动项:
    label clfs
        kernel bzImage-nfs
        append root=/dev/nfs rw nfsroot=192.168.0.100:/clfs ip=dhcp
注意:上面的nfsroot参数按实际的网络地址和CLFS临时系统的网络共享目录设置。
3、修改Windows系统上CLFS临时系统的 /etc/fstab 文件
(1)把根目录的文件系统改为NFS,例如: 192.168.0.100:/clfs / nfs defaults 0 0
注意:同上面pxelinux.cfg/default配置文件中的一样,网络地址和共享目录的路径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。
(2)把交换分区的描述项注释掉。

五、设置目标机器的BIOS,使网络启动为第一启动顺序。重新启动目标机器,目标机器网络引导成功,进入CLFS的临时系统。

六、向目标机器硬盘部署CLFS临时系统
目标机器网络启动成功后,在目标机器上完成下面的工作完成向目标机器硬盘部署CLFS临时系统:
1、用fdisk在目标硬盘分区。假定要部署CLFS的分区是 /dev/sdb1,交换分区是 /dev/sdb2。
2、在sdb1分区上创建ext2文件系统
      mke2fs /dev/sdb1
3、创建交换分区,并激活
      mkswap -v1 /dev/sdb2
      swapon /dev/sdb2
4、按照目标硬盘的CLFS分区
      mount /dev/sdb1 /mnt
5、向目标硬盘复制系统
      cd /
      cp -a bin boot etc home lib media opt root sbin srv tmp tools usr var   /mnt
      cp -a sources/*.{patch,bz2,gz,tgz}   /mnt/sources
      cd /mnt
      mkdir {mnt,proc,sys,dev}
      mknod -m 600   dev/console c 5 1
      mknod -m 666   dev/null c 1 3
6 、使目标硬盘可启动
按CLFS文档 7.19.Make the Temporary System Bootable 的描述操作。
7、检查 /mnt/etc/fstab 和 /boot/grub/menu.lst 文件内容,确保与目标硬盘的分区、文件系统、启动项选项相一致。

七、重新启动目标机器,设置BIOS,使硬盘启动第一启动顺序。目标机器从硬盘上的CLFS启动项启动后,系统进入CLFS临时系统,就可以按照CLFS的文档说明继续完成最终的CLFS系统的构建了。




Tags: NFSroot   PXE   NFS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