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发表于 2009-9-27 12:31:44
|
显示全部楼层
Post by pxbfeiniao;2030797
我也说明了:gtk程序(thunar,pcmanfm,rox)在gbk环境中也能正确处理中文。这个如何解释?kde项目不太注意国际化?gnome更注重细节?
没有测试的情况下,能工作的程序也就是因为碰巧而已,很显然,国外程序员是绝对不可能测试自己程序在GBK编码下的表现的。
如果你认真测试,在gnome项目中找出编码有问题的程序也并不难。不过,不要忘记gnome2是2002年发布的,至今已经有7年时间,而kde4是2008年1月发布的,至今仅一年时间。论测试的完备程度来看, 他们不是一个层次的。
glibc确实提供了函数,但是这并不是唯一的方法,多编码集支持所涉及的环节非常多。而每个程序可能用不同的方法去实现,所以就造成了不同程序有很多不同。
至于你说“kde项目不太注重国际化”,这基本又回到本原性的问题上来了。不论是kde项目,还是gnome项目,都没办法被一个整体所代表,他们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程序员贡献代码,程序自然写得千奇百怪,有些程序员不考虑utf-8之外的编码集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呢?难道就代表了项目整体的倾向?
大项目中最能够被集中代表的恐怕只是linux,因为linus本人全职的做所有的代码审核与归并工作。其它的大多数项目并不存在linus这样的“中央集权”,他们是松散的,任何人都可以提交代码,所以并不能以个别程序的风格代表整个项目。 |
|